年輕的老師尤其剛剛從大學畢業(yè)出來的年青老師,進入到一個新的學校,要上的第一堂課時都會遇到一個困惑——怎樣上好第一堂課?眼下面對不熟悉的學生,面對一冊新的課本,不知道如何開講,不知道從哪里下手。這些問題處理得不好,或處理不得其法,那第一節(jié)課很有可能是以失敗而告終。盡管他們在大學時都到過相關中學進行過畢業(yè)教學實習,但實習與真正的教學畢竟是兩回事。因為實習是僅限的一個時段,也是很有限的實習內(nèi)容,與我們眼前面對的真正的對象,且還要相處很長一段時間是完全不同的。所以,要真正能夠坐得下來,讓學生歡迎進
而接受你的教學理念和方法,我認為開頭的第一節(jié)課至關重要。
怎樣才能上好第一節(jié)課呢?我個人認為:
第一,要先給自己壯膽。因為你剛從學校出來,現(xiàn)在面對的是一張張充滿期待和試探的面孔。對此你如果心里沒有準備,很可能會被這個場面震脅,甚至慌了手腳。如果出現(xiàn)這樣的場面,那你心里很可能緊張得厲害,心一緊張,方寸就要亂,方寸一亂,原先設計好要講的內(nèi)容也就記不清了。這樣下去,這堂課結果如何就不用多說了。所以第一堂課上課之前,一定要沉穩(wěn),要有自信,自己給自己壯膽。
第二要學會開講。有些年輕老師突然面對眾多陌生的學生,眼前黑壓壓的一片,不知道從哪里講起,不懂得開講,要不一上去就先把課題寫在黑板上,然后轉身說,同學們,今天我來給大家講這篇課文。接著就自顧自照本宣科下去。直到下課,這樣的效果自然不好。所以,第一堂課要上好,之前一定要備好課。備課的內(nèi)容,一要備教材,對教材要熟悉,當你拿到教科書的時候,不妨先整體瀏覽一遍,做到心中有數(shù),明確這本教科書教材編排的特點和內(nèi)容,要求學生應知應會哪些方面的內(nèi)容,做到胸中有數(shù),因材施教。接著考慮教法,即根據(jù)教材的內(nèi)容,你打算如何施教,想要借助哪些輔助手段,學生才能弄懂弄通,這就是教學方法。最后還得備人。即對所上的班級的情況要大致了解,包括學生的性格,學生的基礎,做到因人施教。
學會開講,不是一開始就進入正題,那樣做可能會顯得唐突。所以不妨多備幾招,以一變應萬變。這些招數(shù)大致有:開門見山式,自我介紹式,自我解嘲式,故事引入式、欲擒故縱式等。
開門見山式是一種最捷徑的一種方式。你一上講臺,不用拖泥帶水羅列一大堆。直接明白地告訴學生“這一節(jié)我要給大家講的知識是什么”,接著把課題工整大方地寫在黑板上。這一招很重要,學生看到你的一手正經(jīng)板書字,已經(jīng)對你不敢小視,認定你肚里文墨不差。接著與學生共同來分析這個題目的藝術性和所含有的深義,進而引導學生進入正題。
第二種是自我介紹式,這種方式要求講課之前,暫不進入主題,先簡要作自我介紹。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消除學生的陌生感,拉近與學生的距離,從而增強親合力。
第三種方式自我解嘲式。這種方式是為改變因為你與學生的陌生感造成課堂氣氛一時的沉悶,自我解嘲也就是挖苦,自捅陋鄙,通過這種方式取得全班同學的開心,從而覺得你是一位和藹可親,善于言笑,富有幽默感值得接近的好老師,往此下去會越來越喜歡你的課。這就是所謂的“要服其人,先服其心。
第四種方式引喻式,這種方法又叫旁敲側擊式。即看似與課文無關,其實則是故意虛晃一槍,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,當學生都專注于你所講的故事而聽得津津有味時,你再收緊韁繩,一語破的,告訴學生:這個故事所說的道理正是今天我們課文里所要提到的,下面請我們一起回到課文里來(邊說,邊板書課題)。這樣一說,原先僵直的場面也就自然打開了,原先雙方緊張的心理也就自然放寬了。
最后一個方式即欲擒故縱式。意思就是你的開場白,說的故事與課文內(nèi)容和蘊含的道理相反,讓學生有一種新鮮感,這樣也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,由此引進課文內(nèi)容的講析也就水到渠成,順理成章,從而讓學生引以為鑒。
總之不管你用哪種方式,都是為了能有一個好的造勢進入課堂,目的在于打破因雙方陌生而造成的僵局,同時也是為自己解套,有利于下一步的講課的順利進行。
接下來講第三個問題,如何講課。在這里同樣要處理好幾點:
一要注重知識的連貫性,每一章節(jié)的內(nèi)容既有條塊性,也有整體性,所以備課時既要考慮本章內(nèi)容的整體性,又要兼顧知識的獨立性,講完局部,又要進行整合,這樣才能顯示出教學步驟的嚴密性,千萬不可斷章取義或零敲碎打。
二要對所授的知識融會貫通。也就是說,你要給學生講授這個部分的知識,讓學生弄懂,自己要先弄通,不能含糊模棱兩可。如果自己弄不清楚就拿來講授,學生也就如霧里看花。所以事前要做好備課,備得細一點,對一時難以把握的知識,可以借助工具書,弄清楚好再用來跟學生講解,自己備得細致了就算學生一時不懂,或他們在預習中發(fā)現(xiàn)不懂的問題拿來問我們,也不至于陷于尷尬的境地。
三要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,不要自己一包到底。現(xiàn)在的教學很注重雙邊活動,提倡學生自主性、探究性學習。自主性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,這與過去傳統(tǒng)的教學法明顯不同,過去是以灌為主,老師講的為主?,F(xiàn)在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,但不是一味地讓權、放權,而是要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,帶著興趣去學,通過他們主動性的去探討,最從中獲得真知。而作為老師,就是要帶他們?nèi)绾稳パ凶x課文,如何去探討問題,重在科學引導。所以備課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不能不細。
四要注重教材的中重點與難點,確定哪些是重點,哪些是難點,如何去講授這些問題。
五要合理分配時間。一節(jié)課應講的量,主體部分估計需用多少時間,一節(jié)課才有45分鐘,如果分配的不合理,很可能造成前松后緊,或是前緊后松。前面灌得多了一節(jié)課未過半,內(nèi)容已經(jīng)講完,最后卻剩下一大半時間,因而出現(xiàn)冷場,如果出現(xiàn)這樣的情況,那就很被動。所以事前一定要做好全盤考慮。
六要在上課的過程中,注意對學生動靜的觀察,不能死看教案,不看學生。學生在下面的表現(xiàn)你都不發(fā)現(xiàn),或發(fā)現(xiàn)卻不加制止,那你講課即變得無的放矢,這樣一來,這堂課也就算不上成功。嚴格說來還是責任上的不盡。
最后一點是要保持整堂課思路的清楚。一堂課上得好不好,不顧于你講了多少,講得如何生動,而在于如何貫徹你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,如何實現(xiàn)本堂的教學目標,學生能從中獲得多少知識,又是哪方面的知識。所以,一堂課上得好與差,不能以自己講得如何精彩,如何透徹為標準,而是以學生聽課的質量如何,獲得多少知識為前提。評判的標準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參考:一是能否有效地引導學生積極、主動地加入到課堂中來;二是師生互動做得如何;三是能否為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提供必要的參考資料,時間、空間方面能否有保障;四是能否讓學生形成對知識的理解;五是能否關注到學生對自己以及他人學習的反思;六是能否引起學生對該學科的積極體驗與情感。
最后一點,就是板書設計的問題,這也是備課當中不可忽視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一節(jié)課到底要書寫多少內(nèi)容,這也要從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做筆記的量來考慮。一要給學生整體的把握,二要給學生便于明白本節(jié)課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,三是方便記筆記。所以板書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是要經(jīng)過一番精心的設計的。設計中要體現(xiàn)出本堂課要講的內(nèi)容的精要部分,所以要分點概括,文字要簡明準確;二要保持相對穩(wěn)定,不能隨意擦抹。三要留有機動的余地,便于應對即時需要補注內(nèi)容的書寫。關于黑板的分配,一塊黑板長寬度就那么一點限度,如果安排得不科學,隨意亂寫,形不成條理,學生看起來會很亂,所以要規(guī)劃好。原則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即左中右三塊,精要部分放在左邊一塊,面積相對要留寬一點,中間一塊通常是解釋、補充和作圖、演算的部分,與左邊部分一起一節(jié)課下來大體上是相對固定保留不擦掉的。這樣會讓學生看到整節(jié)課所講的內(nèi)容要點,能記下來也便于復習與鞏固。至于右邊這一塊,就沒有作嚴格的要求,即寫即擦。當然也可以根據(jù)學科內(nèi)容的需要適當靈活使用,例如語文課對課文的分析,如要作框架分析,板書的文字和條目要多一些。因此所占的面積也要相對寬一些。
總之,一切視內(nèi)容而定,不要拘泥于現(xiàn)成的要求。但在備課時,必須有所考慮,不能隨意亂寫一通。此外,還要注意做到板書字跡要工整和規(guī)范。字寫得不好不要緊,但工整是必須的,尤其是漢字,它有個明顯的特點,就是一筆一劃,有先后、上下、左右、里外的順序要求。規(guī)范是指漢字通行要求要符合國家文字改革現(xiàn)行公布通用的文字,包括簡化字,不能隨意書寫未經(jīng)通行使用的簡化字,更不能寫成錯別字。這些都是當老師的基本功,尤其初當老師的年輕人,必須過好板書這一關。俗話說,字如其人。意思就是字的書寫好壞與一個老師的形象很有關系。一個老師,如果有一手好的黑板字,會令學生對你崇拜有加,甚至還會對他產(chǎn)生潛移默化的影響。同樣,如果其字寫的功底有欠,很可能還起到反作用。導致學生每看到你的字時就產(chǎn)生反感,哪還有心跟著學你學這一門課呢?
所以,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板書也是一門藝術?!《虝撬囆g的藝術。我們作為教師,其實也是一位演員,更是一名導演。而講臺則是我們演戲的舞臺,黑板則是我們演戲的幕布,學生呢,自然是我們的觀眾。演員表演的藝術如何,能否通過的藝術表演去吸引和感化觀眾,除了導演的作用以外,就看演員的演技和臨場發(fā)揮了。被喻為演員的老師也是這樣,如果你能把老師這個角色扮演好,那么你就會將你所教的學科的知識移嫁到學生身上,通過他們的練習進而轉化為能力——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這樣你的第一堂課教學也就成功了。